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

距离普宁市区44公里的船埔镇吉告村,民风淳朴,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在其新修葺的村图书馆内,近期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字画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字画多出自吉告村村民之手。

依据吉告村四周环山,松、梅、杉、竹茂盛的地理环境,村民各展所长,用手中纸笔描绘群花开放的热闹图景。此外,图书馆内还有藏书约4000册,每逢寒暑假,村中群众及学生便来此处避暑读书,精神生活得以丰富。

“东莞的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牵头,把沙田校园文化、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的高校资源引进我们山区学校,除了图书、文具这些硬件,还经常策划文化活动。”船埔镇吉告村党支部书记杨柳辉介绍,今年7月,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普宁船埔文化创意突击队给村里带来了“科创美育研学营”活动,在吉告小学开设设计思维趣味课程,开拓乡村儿童的创新思维。

2023年,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其中,在东莞市—揭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以下简称“莞揭指挥部”)支持下,揭阳市普宁市与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揭阳市揭东区与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推进结对共建工作,闯出协同育人新路,助力帮扶工作从“输血”走向“造血”。

造标杆 打造数家与东莞接轨的标杆学校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下好造标杆的“先手棋”,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2024年,东莞共派出45名干部对口帮扶揭东,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并带来专业知识和先进经验,为揭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向揭东定向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7月底,由莞揭指挥部主导,莞揭人才合作备忘录签订。莞城驻揭东工作队联合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强化与揭阳市揭东区政府协同,整合优势资源,为揭东定向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通过项目化手段推进多领域人才工作深度合作,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

据悉,此次签订备忘录,两地将在人才交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四方面全面合作,持续推进人才帮扶项目的实施和深化,通过制度化保障人才培养各个领域的长期实施。

刚来到揭东区时,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帆犯了难。平时负责学生工作的他,收到了许多新任务,包括强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资源下沉等。当务之急,是将“大任务”化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杨帆和团队决定先从调查走访开始。从2024年11月7日接到任务起,他们累计走访40多次,了解当地教育、卫生、产业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在走访交流中,杨帆的工作思路逐渐清晰。

“刚开始,我们认为应该从底子薄的学校帮起,但了解当地情况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思路,决心要打造与东莞接轨的教育集团成员校,从而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一体提升’的教育格局。”杨帆说。

据悉,揭东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区内学校拥有较先进设备,而偏远乡村学校面临着校区老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同时,全区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问题,难以适应科技创新新环境提出的育人需求。如果将有限的帮扶资源投入偏远乡村学校,可能造成“师走品消”的困境,不如打造“标杆”、树立“模板”,激发揭东地区的内生教育造血力。

去年12月,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与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集中力量打造揭东一初教育共同体,推动“三所学校”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揭东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题培训在揭东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170余名幼儿园教师参训。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与人文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走进揭东区第一幼儿园,为8家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开展音乐活动设计培训及座谈会,增强教师的美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东莞理工和东职院携手在揭东打造了AI培训、科创实验室建设、读书节、东莞研学等项目,并将科技元素植入课堂,让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下半年我们还将开展校园科技节,进一步普及与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杨帆说。

造产业 笋壳堆里长出的“金疙瘩”

清晨,揭东区埔田镇雾气尚未散尽,竹林深处的种植大棚里已是一片忙碌。拨开层层褐色笋壳,一朵朵色泽鲜亮、饱满紧实的红松茸破土而出。谁能想到,这些曾被视作废弃物的笋壳,如今竟成了孕育“金疙瘩”的温床。这一转变,正是莞揭对口帮扶协作揭东工作队与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携手共建、以产业思维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埔田镇是“中国竹笋之乡”,年产竹笋逾10万吨,随之而来的6万至7万吨笋壳曾让村民头疼不已。过去,这些笋壳被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了宝贵资源。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肖鑫回乡创业后,在莞揭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的指导下,将笋壳发酵制成红松茸种植基料,探索出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径。

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埔田红松茸项目被纳入揭东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升工程的核心板块。高校师生团队以“品牌引领+科技赋能+数字营销”的一体化模式,为产业注入新活力:今年4月东莞食博会搭建“揭东尚品进东莞”平台,红松茸酱油、红松茸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收获广泛关注。

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品牌端。4月以来,25人次高校专家团队深入埔田镇种植基地,围绕菌种培育、预制菜工艺、冷链物流等环节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落地。

“我们把助推经济发展作为帮扶协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紧紧围绕揭东优势产业挖掘发展潜力,创新帮扶模式,聚焦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生态圈伙伴,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莞城驻揭东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打破区域限制和地域限制,构建产业协作阵地,打造发展平台。建设“莞城街道—揭东产业转移合作园”,积极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在莞城设立飞地展销点,有效拓宽了揭东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同时,促进销售模式转型,扶持新型农业,在白塔镇成立了揭东区首家强镇公司,谋划了供港草菇种植项目。

另一方面,着力发挥纽带作用,助力揭东招商引资。2024年,工作队协助揭东区成功签约75个项目,投产(投用)项目80个,产值贡献约12.74亿元。

■手记

强化造血功能

保障帮扶成果

在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的“莞城—揭东对口帮扶协作农产品体验馆”内,脆笋片、古法酱油与五房炒茶的香气交织,50余种揭东风物构筑起一座“潮汕长廊”。然而,当高校帮扶团队离开后,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农产品能否持续“飘香”?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双百行动”驻区工作队察觉到,无论是教育还是农产品,若缺乏品牌支撑,成果极易因帮扶资源撤离而“昙花一现”。唯有将“输血帮扶”转化为“自主造血”,才能破解“帮扶一撤,效果渐消”的困局。

“以前笋壳只能焚烧,如今高校团队教会我们用废弃笋壳栽培红松茸,还打通了深加工和电商渠道。”广东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肖鑫说。技术赋能需贯穿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确保了高校“退场”后,农户仍能独立运转。

“帮扶一撤,效果渐消”的本质是人才断层。“双百行动”驻区服务队的解法是让高校师生成为“火种”,点燃本土创新活力。无论是组团高校在揭东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建帮扶协议,还是为揭东青年创业者提供系统性孵化,以及揭东一初教育共同体东莞研学活动,都让“双百行动”超越“活动式帮扶”,构建出平台化、可持续的共生体系。

避免“帮扶一撤,效果渐消”的核心在于以品牌凝聚价值、以产业筑牢根基、以人才延续薪火。未来,莞揭“双百行动”将向着这些目标,久久为功,奋进征程。

■案例

“双百行动”助力普宁

讲好“青梅故事”

“青梅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很多美好意象,比如三国中‘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出现了青梅的身影。”在船埔镇吉告村,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为当地经济出谋划策。

吉告村山多地少,是普宁市五大产梅区之一,种植青梅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村中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青梅作为村里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品质优良的青梅,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销路良好。

近年来,青梅价格逐年降低,从7—8元每斤降至1元左右每斤,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农产业收入骤减。为此,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深入挖掘当地自然风光、红色文化、梅花文化等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让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莞工机械工程学院牵头共建“船埔镇科技小院”,以智慧监测系统守护400亩古梅园,助力青梅产业降本增效,还开发红色文创礼盒,带动当地增收40万元,实现校地协同共富。此外,莞工跨学科团队则于7月29日签约普宁市里湖政府,启动英歌数字化保护项目,打造文化IP矩阵,并持续赋能传承人梯队建设,为莞揭文旅协作注入高校动能。

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莞工与船埔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不久前,由莞揭指挥部与普宁当地联合举办的“山水汇聚·梅美与共”——第七届普宁梅花旅游文化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外,吉告村还开发出寻梅馆书画展、农产品展销会、“文化助力百千万春联进万家”现场书写春联等环节,还有赏梅、集梅、咏梅、论梅活动,不仅能激发“梅花经济”的新活力,更能借助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别样的梅乡魅力,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线

莞揭“双向奔赴”

点亮乡村小学

走进普宁市船埔镇梅田小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围墙边上的标语和教学楼前新砌的檐边石,操场上孩子们踩着“跳房子”的格子一路跑进校舍,校长吴远兵笑着说起变化。

这所乡村小学,曾因穷困的环境留不住老师。2015年吴远兵到任时,教室漏雨、围墙开裂,幼儿园只有83个孩子。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东莞沙田镇中心小学与梅田小学结成对口帮扶,2023年底又一起纳入新成立的跨市教育集团。沙田镇中心小学每年派老师送教,又带梅田小学老师去东莞听课、AI+课堂赋能教育培训,教学上的“走出去、请进来”成了常态。

帮扶不止于课堂。旧墙面刷上国防教育主题画,破碎的檐边石换新,教室装上了空调和护眼灯;第二课堂新增了手工黏土、篮球等课程,学校角落也摆上了绿植和手工课作品展示……一种更为舒适、安全、趣味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的童年亮起来。

如今,学校全日制学生有327人,幼儿园回升到110人,老师从15人增加到30人(含分教点)。更让吴远兵欣慰的是成绩:全镇统考,梅田小学已连续三年排在农村校第一。吴校长还透露,今年9月,沙田镇中心小学将来校开展三天国防教育军事实践课,“孩子们都很期待这次军训。”

本地教育者“走出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请进来”,梅田小学的十年变迁,是东莞、揭阳教育帮扶的有力注脚。

记者:唐卓 谢麦诗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5年8月19日DC02版



下一篇:【羊城派】全球1000强!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首次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关闭